飲食養生的六大原則

天人相應
人的飲食應與自己所處的季節和環境互相配合。
夏天應多選用寒涼食物以消暑解熱,如小米、大麥類食品、綠豆湯和西瓜。冬季天氣寒冷,應多選用溫熱食物以增溫祛寒,並佐以生薑、肉桂等辛熱之品以增加溫熱的功效。
調補陰陽
人體陰陽平衡可通過結合體質及飲食來調節,例如陽虛體質的人可多吃羊肉和蝦仁等來溫腎壯陽和益精填髓,陰虛體質的人可多吃鴨肉和淡菜等來滋陰養胃和補腎益精。
結合體質,審因用膳
應根據個人的機體狀況來合理調配膳食。
體質健壯者,應該飲食清淡及不宜食用過多膏粱厚味和辛辣食品。體質虛弱者,應適量進食禽、蛋、肉和乳類等補虛作用較好的食品,並少食用寒涼蔬菜和水果。
保證營養,五味協調
日常飲食須注重合理調配,不能偏食,以滿足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。可參考「五谷為養,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,氣味合而服之」的調配之道,並協調五味,即「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」的平衡以充養臟腑。
飲食有節
保證定時和定量進餐,進食時須細嚼慢嚥及保持愉快的就餐心情。
注意衞生
不吃腐爛之物,少吃寒涼和生冷的食物。此外,堅持飯後漱口的習慣。